注意力缺失ADHD(注意力不集中)

发布时间:2014-11-06 16:03:43
定义
多动症对adhd比较确切的定义,记载于美国精神医学会(APA)出版的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》第四版文本修改版[4]。
ADHD的主要病徵是:
注意力散涣(inattentive)或集中困难(Attention-deficit)
活动量过多(hyperactive或hyperkinetic)
自制力弱(impulsive)
基于以上三种病徵出现的优势,再把ADHD细分为以下三个分类:
注意力散涣主导型(mainly inattentive)
活动量过多或自制力弱主导型(mainly hyperactive-impulsive)
混合型(combination)
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,ADHD是由一种发生于脑前额叶的遗传性的多巴胺新陈代谢失常引致。最新的研究认为正肾上腺素(norepinephrine)的新陈代谢亦会对病情有所影响。[5]。
名称
本症一般称为注意力缺陷过动症(ADHD),但一些精神科医师会使用注意力缺失症(ADD)的名称[注 1],这个名词首先于1980年出版的DSM第三版出现。在1987年出版的修订本中,才改用现在的名称。这个病症在中国大陆被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,在台湾被称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,在香港被称为专注力失调过度活跃症,而在日本则被称为注意欠陷多动性障害(注意欠馅・多动性障害/ちゅういけっかん・たどうせいしょうがい)。在韩国则被称为注意力缺乏过多行动障碍(주의력결핍 과다행동장애)。在越南则被称为Rối loạn tăng động giảm chú ý/
特徵和诊断
ADHD的主要症状包括:[7]
容易分心
容易忘事
萝唆,多话,常打断别人,且爱辩驳
喜欢到处走动,静不下来
读写困难,包括写错字(常多一画或少一画、拼字错误等)、阅读时会跳行或无法理解文意等
做事易拖延,常至最后一分钟才动手
三心两意,工作普遍都做不久,会一直换工作
缺乏组织能力,无法把自己想说的话、想做的事具体地表达或规划出来
总是被不了解ADHD的老师(儿童)或上司(成人)视为不够努力或懒惰
逃避需要持续性动脑的工作(例如:家庭作业或学校作业)
以上症状随患者年龄而有不同表现,有ADHD的小朋友,其表现通常有上课不专心、无法抑制自己的衝动以及坐立不安的情况;在大人,主要问题则常在于ADHD患者无法计划好他们的生活与每日简单的工作。
但ADHD也有些较为正向的特质:
具高度创造力,常有特别的新点子(但因组织能力差,常无法将之化为具体行动)
特立独行、思考不随俗
对理想抱持惊人的坚持度和毅力,甚至可说是顽固
直觉非常强,能单凭直觉深入问题核心,进而发现问题所在(但他通常无法说明如何得知)
诊断ADHD的标准系依据DSM-IV-TR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,可以连结至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(CDC)查询。美国疾病管制局强调诊断ADHD必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疗提供者才可,否则容易被误诊与处方,这是相当危险的。